“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个孤独人,一份凄凉情;一 斛浓香酒,一幅烟雨图。提起杏花村,首先让人想到的是清香的美酒,再而就是开满杏花的村庄。杜牧的一首《清明》,使杏花村美酒名扬千年。
我们的汽车行驶在汾太高速路上,在离汾阳只有十余公里的地方,有个杏花村出口,老锅喜酒,顺理成章地要拜访酒的故乡。
出了高速路就是酒厂。与其说是工厂,不如说是花园更贴切。醉仙亭、醉仙湖、醉八仙雕塑,处处有酒仙的醉态,置身其中,那一汪池水似乎也泛着酒气。酒文化博物馆,更把酒的氛围中推向极致,杏黄色的酒幌子、牧童天真的遥指、硕大的酒瓮、高大的酒桷,无不使人沉醉其中,即便是不会饮酒的我,都感到了朦胧的醉意。黄昏之下的酒之故乡格外幽静,厂房和车间也没有工人往来的身影,整齐的房舍、洁净的道路构成了园林般的厂区,把一个“村”变成了一个“国”。
杏花村是酒的圣地,以它独特的酒文化吸引着众多的酒客和游客。虽然杏花不在,但酿造在美酒中的醇香却永久地保存了下来。
杜牧笔下的杏花村是山西汾阳的吗?有了大诗人的手笔,很多人就揣测杏花村到底是哪里?有人就以杜牧曾任池州刺史为由,说明此杏花村即为安徽贵池县的杏花村,然而还有其他四处也叫杏花村的,也都有各自的理由。这就形成了六处杏花村,各争纷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