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京 民 俗

您的位置主页燕都寻趣—北京民俗


    北京这座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城,数千年来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在此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它特有的风俗,形成了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京味儿”。老北京的风俗具有浓郁的地方性,体现着典型的民族传统观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年的四季中,在全城的各条街巷上,在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里,无一时、无一处、无一事不反映着古老而又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民风民俗:节年时令、市肆庙会、人情往来、婚丧嫁娶、信仰崇拜、祭祀占卜......,不一而足。透过旧时北京人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意识,可以探索到我们古老民族的文化渊源,可以感受到人们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老北京的过年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一顶新毡帽!”老北京人过年,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旧时北京的一首民谣中说:老婆老婆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腊月初八,家家熬腊八粥,传说这天为佛祖得道之日。当年释迦牟尼用钵化缘,化得五谷杂粮充饥,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腊月初八也用多种米、豆熬粥供佛。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灶仪式,人们在灶君神像前供上关东糖、清水和秣草,送灶君爷“上天”。人们如此尊重这位灶君,是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灶之后,人们开始准备过年。家家都要彻底清扫,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门上贴门神,门框上贴春联,门楣上挂“挂笺”,门前插芝麻秸,屋内窗上贴剪纸,墙上贴年画。

除夕和初一是春节的高潮。当时的旧俗很多,既不许动剪刀,也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三十晚上,大街小巷不时传来“送‘财神爷’的来了”声音,于是家家户户都有人跑出门外,以几枚铜元请过“财神爷”,在家里面恭恭敬敬地供起来。除夕之夜,照例不睡觉,叫做“守岁”。大家围炉共坐,笑语喧阗,喜上眉梢,欢腾室内,小孩子们则在街上放鞭炮。夜半子时,合家坐到一起吃“更岁饺子”,即开始了新的一年。

    北京春节期间,另一番盛况就是庙会和民间组织的各种花会。旧时的北京城内及郊区,共有七百余座庙宇,春节期间,大小庙宇均向香客、游人开放。在庙内及门前设有集市,称做庙会,北京庙会以白云观、大钟寺、东岳庙等处最为著名。郊区的花会在春节期间最为活跃,几乎村村都有,花会表演的项目繁多,有高跷、旱船、太平鼓、地秧歌、幡会、狮子、小车、竹马等。有些村子还要搭上大棚,悬灯结彩,表演各种节目。

    喜气洋洋的气氛,五颜六色的年画,劈啪做响的鞭炮和人们暖融融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温暖。

白云观庙会

踩高跷


老北京的叫卖声

    小贩街头叫卖的声音称市声,最能移情。各地有各地叫卖的特色,北京通称“吆喝”。北京小贩吆喝起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其声调悠扬和美。妙处在于它的季节感非常显著,听到门外一声叫卖,就有一种直觉,某一季节已来临了。陆放翁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史梅溪的“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都得自实境的启发。侯宝林说的相声中,极善于学唱北京小贩的吆喝。一声“闹块尝啊”的买瓜声,听起来清脆爽朗,悠扬跌宕!北京小胡同多,离大街远,且那时交通不便,一切消费用品,包括食、用、修配几乎无不取之于串街小贩。因此住在北京的人,与街头小贩已结下不解之缘,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喂小金鱼儿来哟——”
“焊洋铁——壶奥”

“磨剪子来——锵菜刀”
“零卖布头儿哦”
“小枣儿的豌豆黄儿来,大块儿的唉”
“蛤蟆咕嘟大田螺蛳来哟”
“扒糕哇,筋刀酸辣呀——”
“酱豆腐,臭豆腐”
“豆腐脑儿热耶”
“卤煮喂,炸豆腐”
“酸甜的豆汁儿来——麻豆腐”
“葫芦儿——冰糖的唉”
“送财神爷来啦——请喽”

送财神爷的

吹糖人的

卖夜壶的

磨剪子磨刀的

街头剃头的


返 回

此网页最近更新于2010年08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