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山西(二)


您的位置:
主页
>>随笔与游记>>逛山西(二)


    99年国庆节的山西之行没过瘾,还惦记着逛逛山西的其他景点。2000年五一节又把逛山西的计划提到了议事日程,儿子要补课,去不成;想带婆婆去,老人家怕累。哈,你们都不去,正中我的下怀,我俩度蜜月去了,谁去都是电灯泡!

    把预定的三张火车票退掉,我俩2号一大早直奔丽泽桥长途汽车站,登上了沃尔沃高级大轿车,六个多小时的路程,下午2点就到了太原。我本不想在太原停留,利用这半天的时间赶到五台山,可找来找去就是没有去五台山的车,只有早晨才有。这点时间也不能浪费,我俩去了太原博物馆,顺便浏览一下街景。

    第二天五月三号,不到5点我俩就爬了起来,要赶5:30的头班车去五台山。迎着出升的的太阳,依维柯一路盘旋,三个多小时便到了台怀镇车站。我们没有坐直达镇上的小巴,而是沿着进镇子的坡道游览被许多游人忽略的寺庙。我们游览的第一个寺庙——普化寺。进了寺庙,感觉不同于北京的寺庙,最为突出的是这里和尚很多,每个殿里都有,就连卖纪念品的售货员都是穿僧衣的和尚,我在这里留下了五台山的第一张照片。再往上走,我们又到了殊像寺和文殊寺。将近中午了我们要解决肚子和住宿的问题。我这肚子最好对付了,老妈给我的最高评价是:“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有翅膀的不吃飞机。”所以咱出门肚子不受罪,吃嘛嘛香。住宿按说也好对付,就是赶的时间不好,大家都利用假期出来玩,有限的居住条件要满足这么多人,确实是困难,就连住家户也纷纷腾出空房接待游客,名曰:某某宾馆。我俩为找个栖身之地费了好大的劲,去了几家宾馆房间都满了,我俩说干脆找个住家户,就一两夜的时间怎么也好对付,可谁知,那种条件实在令我难以接受,狭窄的小屋、脏兮兮的床单被褥……走吧,出来了就别怕挨宰,找个好点的宾馆,花钱买干净吧。于是我们到了一家规模不小的铁道宾馆,一问价钱标准间240元,好家伙,比太原的高出一倍多,说有热水,只是口头的,凉水都有限,抽水马桶还是坏的,没辙,忍了吧。抓紧时间玩是主要的,别为找住处耽误宝贵的时间。

    安顿了住处,我俩抓紧时间奔向庙群。五座台顶环围的腹地中心,称为“台怀”,众多的佛寺聚集在台内,组成了多姿多彩的古建筑群。这里寺庙林立,殿宇鳞次,与周围的五座台顶的景色遥相互应。其中最著名的、最古老的寺庙是显通寺,它和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也是中国佛教的一个策源地,正因如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入寺院便是一连七进的殿宇,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建筑式样各异,里面僧人众多,烧香拜佛的也都云集在此,香火极为旺盛。我和老公在人流中穿梭着,欣赏着各个殿堂的杰作,到了院落的后面便是著名的铜殿和铜塔。不巧的是铜殿正在施工,四面被围护着,我看到有个供施工人员出入的小洞口就钻了进去,里面搭着脚手架,架子上挂着两个灯泡,有两个年轻的和尚在为佛像描金,被描过的佛像金灿灿的,在灯光的辉映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我们与和尚聊了一会便赶紧钻了出来。铜殿的两侧各矗立着一座铜塔,塔高两丈余十三层,直径二尺,塔身八面均铸有佛像,玲珑秀丽。据介绍这里原有五座铜塔,隐含五座台顶,可惜中间三座被小日本侵华时盗走,只剩塔基蹲在原处。

    在台怀,十分引人注目的建筑之一,是在千姿百态的殿宇楼阁中高高耸峙的大白塔,它巍然屹立,素身金顶,在人们的心目中,这就是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所在的寺院叫塔院寺,寺以塔名,颇为得体。塔院寺的建筑以雄伟壮阔为特点,比起布局严谨的显通寺来要开朗得多。我眼望白塔,感觉它很面熟,北京的妙应寺也称白塔寺,里面也有这样一个气势辉宏的大白塔,也因塔而得名;北海公园里最高处耸立的不也是这样一座白塔吗?那是北海公园的标志;大觉寺、潭柘寺等等都有似曾相识的白塔,只不过大小各异、细部装点不同而已。就在这座白塔所在的塔院寺里,我们也象其他游客一样,这儿转转,那儿看看,不时的拍张照片。当我们来到望海楼时,在二层的周圈回廊上,我们听到一个和尚在唱歌,不禁想到:只听过和尚念经,没听过和尚唱歌,他在唱什么歌呢?难道是流行歌曲不成?于是我们悄悄走到这位和尚身后,假装往楼下看。这时和尚的歌声清晰的传入我们的耳中:“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哦!和尚可能来自西藏,想家了......
    台怀庙群中最气派的要数菩萨顶了,它金碧辉煌,绚丽多彩。从照壁下仰首上望,一百零八级台阶层层叠叠直铺向高处,陡峭的石阶仿佛一架天梯直架天宫。耸立在石阶尽头的木牌楼上有康熙皇帝御笔镏金大字“灵峰胜境”,牌楼上与殿顶上黄绿两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交相辉映。我一步一喘地登上了菩萨顶,按照佛家的说法把人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踩在脚下了。置身牌楼下,手抚门柱,回身四望,远处的山,近处的水,雄伟多姿的寺庙群,尽收眼底。
    台怀镇寺庙群可以说每个寺庙各有不同,象罗睺寺就以“开花现佛”为特点,一个高余长的莲花内四尊佛像背靠背端坐其中,平时莲瓣紧合,只有当莲盘转动时,八片莲瓣徐徐绽开,佛像慢慢现出,善南信女们为此一见为终身大幸。

    集福寺是一个不太大的寺庙,殿分三进,中殿和后殿西侧的配殿内供有五郎塑像。杨五郎在金沙滩大战后,愤恨奸佞当权,便出家五台山。集福寺是五台山住有尼姑的寺庙之一,老者约七、八十岁的样子,坐在供桌旁为烧香磕头的人敲钵,大多数的尼姑则较为年轻,都在出出进进的忙乎着。在寺庙门口我饶有兴致地看尼姑们和卖菜的讨价还价,看着穿着灰布僧衣,又都是光头的女人买菜,我真有些把她们当做另类了,真的搞不懂何以至此,且不说遁入空门前她们的想法,就是这不能吃肉还不生生的把人谗死啊,而况每天陪伴的是青灯古佛,上不见爹娘,下不见娇儿,还没有老公知寒问暖……哇,别说了,该挨打了。J

    走了一天的路,我是两腿发沉,又累又饿,找了一个看着还算干净的饭馆吃了一顿饭,特色菜——台蘑墩小鸡,又到邮局给徒弟、儿子每人发了一个盖着当地邮戳的明信片,然后打道回府。回到宾馆想把自己的灰头土脸清扫一下,拧开水龙头只有细溜溜的凉水,好歹洗了一把脸,刷了刷牙,就一头扎在了床上。放平了身体,感到阵阵凉意袭来,这里的的海拔在一千六百米至一千八百米之间,早晚温差很大,在太原我还开着空调,可在这里可要裹棉被了,卷缩在被窝里很快便睡着了。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天也亮了,一看表五点,起床退房,本来打算在台怀镇住两天的,就这住宿条件使我打消了多停留一天的念头。我和老公商议上午继续在五台山玩,中午坐车回太原。于是我俩把看大门的从被窝里喊了出来,给我们打开大门。我俩上了台怀镇的大道,想找个车去北台顶,几番讨价还价120元走一趟。唉!五台山的人都是怎么了?平时是不是一直在磨刀,就等这两天宰人呢?!

    坐上吉普车,沿着盘山公路直上北台顶,在一个岔路口汽车拐了个弯,上了颠簸的碎石路,开始山路还坡度较缓,后来坡度越来越陡,急转弯也越来越多,路面的起伏也越来越大,汽车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象个醉汉,我的屁股下象按了个弹簧,颠得狠的时候头会磕到汽车的上方,左摇右摆的浑身象要颠散了架。看着车外那深不见底的山谷,仿佛置身于云里雾里一般,山沟里到处可见没有融化的积雪,白白的积雪在黑色的山谷中极为显眼,我顿觉冷风透过车子的缝隙飕飕地吹了进来,还在老公有先见之明,在宾馆里就要我穿厚实一点,我把带来的秋衣、秋裤、毛背心统统套在了身上。车子在一个好似土屋子的前面停了下来,北台顶到了。我和老公下了车,脚踩到了北台顶的土地。
    北台名为叶斗峰,海拔三千零五十八米,为五台山最高峰,也是华北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北台顶,台高、风狂、雷猛。《清凉山志》云:“其下仰视,颠摩斗杓
……风云雷雨,出自半麓。有时下方骤雨,其上曝晴……时或狂风怒雷,令人惊怖。尝有大风,吹人堕涧,若槁叶耳。”我今天方领略了北台一二,五月的北台顶,积雪未化,草还是黄的呢,山顶上呼叫的狂风,仿佛要把我们掀到山下。几层薄衣已失去了抵挡狂风的作用,只觉得寒气吹到了骨头缝里,脸被风吹得生疼,把手使劲的插到衣服的口袋里,不敢暴露在外。为了在这也许一生就来此一次的北台顶留个影,顶着发疯似的寒风,哆哆嗦嗦地端着相机拍照,拍了两张照片,看看自己的手,整个一个胡罗卜。我不甘心就此罢休下山,再冷也得忍着。我和老公来到北台顶的寺庙,说它是个土房子也许更恰当,与台怀镇的寺庙相比这里如同另一个世界,外观就如此的简陋,里面也同样如此,中间的屋子供奉的是佛像,两边是僧侣们打坐参禅、休息吃饭的地方,条件相当艰苦。在北台顶走了一大圈,人也快冻成冰棍了,踩着脚下喀喀做响的冰,逃到了吉普车上。司机有点不耐烦了,“这么冷,你们还去了那么久!”“对不起,难得来一次,您就多担待着点吧。”

    车子顺原路下山,四十多分钟回到了台怀镇,这时是早晨九点多,太阳高高地照着,街上也开始热闹起来,路两旁的小商贩支起了摊子,各种旅游纪念品琳琅满目,寺庙门外游人如织,手拿小旗的导游招呼着自己的客人,整个街面熙熙攘攘。我此时已没了寒冷的感觉,在太阳的照射下竟有些冒汗了,赶紧找个地方把里面的衣服脱掉。身上轻了,包沉了,好在老公是天生的好脚夫,这重担他不担谁担?如果我身背肩抗的,他在我身边空着手走,一定很没面子,不如成全他吧。呵呵。

    我们又在台怀镇玩了两个多小时,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赶往车站搭乘回太原的小巴。没想到小巴的服务极差,严重超载不说,在中途还把我们赶下车,“转卖”给了另一辆小巴,为此乘客极为不满,与他们发生了争执,但方向盘把握在人家手里,为了不耽误行程乘客也只好忍气吞声了。耽误了不少时间,大家上了那辆小巴,那车上还有一辆摩托车,占据了很大的地方,更显得拥挤了,好在我和老公还有座位。车行没多远司机要加油,偏偏这摩托车的主人也凑热闹,让加油站的人把加油管从玻璃窗递了进来,人多地小,操作又手生,汽油不但洒了好多,还弄了很多人的身上,更家招来大家一致的谴责。油加完了,加油站的一为女士突然想起件事似地对车上人说:“车上谁也不许抽烟,这车实在太危险了。”听了她的话,我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已有的瞌睡早云消雾散了。汽车停了无数次,终于在下午三点多到了太原。又回到了我们住的地方,先把满身的黄土清扫一番,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找了一个干净的饭馆去吃大骨头,两顿饭合二为一。酒足饭饱之后商量第二天的出行计划。

    五月五日我俩五点多爬了起来,抓紧时间去我们向往的平遥古城。

    在去往平遥的路上有个小插曲。我们在长途车站买了票直接上了车,车开了,售票员站在车门口不时地对外面喊着:“你们好吗”?哦,遇见熟人问声好,山西人礼貌周全。可是走了老半天了她怎么还对外面的人问好,这是什么规矩呀?我疑惑不解地问老公,老公大笑,“你什么耳朵呀,她是在喊‘临汾、侯马’,招呼人上车呢。”哈哈哈~~~~~~

    车行两个多小时,把我们放到了平遥县路口,一辆带斗的摩托车停在我们身边,这里离平遥古城还有两三里地呢,为抓紧时间我们也只好上了摩托车。

    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古城,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城墙至今保存完整,城内有历代兴建的店铺、作坊、民宅等3797处,有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的镇国寺万佛殿和堪称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双林寺。古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墙建于2700年前的周宣王时期,原为夯土城垣,规模较小,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全长6.4公里,高10米,宽3-5米,墙体筑有马面、重门瓮城6座、垛口三千,明楼七十二,象征着孔子三千弟子贤人七十二的典故。我和老公在城墙上远眺,四四方方的平遥城尽收眼底,城墙很宽,上面有租自行车的,有兴致的话可以沿城墙转一周,可那天,天公不作美,刮着很大风,黄土满天,我感觉头有些疼,打消了骑车的念头,今天想来也有些遗憾。平遥城不独城墙如故,而且城内的街道、市楼、商店依然保留原有形制。尤其是明清街好似北京的琉璃厂,琉璃厂是经过重修的,新的痕迹很多,漂亮但不真实,而这个明清街则不同,虽显得有些旧,铺面里也不气派,但觉得亲切。走出明清街,我俩租了一辆人力车,在小城里穿行,欣赏古老的街道和民居。

    在平遥这个小城里,有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票号创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专营汇兑、存放款业务,历经百年,业绩辉煌,其分号遍布全国三十五个大中城市,业务范围遍及全国各地,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曾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进入院子里,看着好似民居的四合院,怎么也和现在银行的概念统一不起来,土炕、小桌就是大掌柜、二掌柜办公、算帐的地方,而每个屋子有都它特定的用途。我在里面仔细地转着看着,听着解说人员的讲解,我扒拉着算盘珠子,看着模仿真人制作的蜡人,并联想那会生意兴隆的繁忙场景,称银子、开具汇票、计算利息等等。
   
我们在小城里逛到了快中午,天一直是阴沉沉的,不仅刮着风还不时的掉几个雨点,似乎告诉我们不要在此停留过久,可我们大老远来的不尽兴,怎么能轻易离去。平遥的酱牛肉驰名中外,不尝尝要留遗憾的,再说这会肚子也饿了,我俩走进一家饭馆,先要了一盘牛肉,又要了点其他的东西,就坐在那里等候。这时只听一男士高声叫喊:“你们的牛肉不熟,还是红的呢!”我扭头一看,一位高大男士手端盘子,指着牛肉喊叫着,服务员赶紧解释:“平遥的酱牛肉就是与众不同,它保留了牛肉原有的特色,不是生的,不信你可以尝尝”。那位男士显得很气愤,嘴里叨咕着:“你以为我们没吃过牛肉呢”,说罢把盘子往桌子上一丢,转身离去了。我看着眼前的一幕甚觉好笑,并暗自嘱咐自己可别露怯呀。您还别说,这平遥的酱牛肉就是好看,看着就那么鲜亮,不是那种被酱油煮得黑糊糊的肉疙瘩,吃在嘴里味道就更好了,鲜嫩可口,真的不错。

    吃完午饭已近两点,给家里的人买几袋平遥酱牛肉,按原路返回了太原。

    五月六日是我俩此次太原之行的最后一天,上午去晋祠,下午回北京,晚上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自家的床上了。

    一大清早我俩按图索骥,上了开往晋祠的公共汽车。车行至太原市的一座大桥上,老公告诉我,这就是汾河。啊?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汾河吗?那水哪去了?耳畔还回响着郭兰英的歌:“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留过我的小村庄……”真不知曾几何时那哗哗流淌的汾河是什么样子。汽车在我哀叹着汾河的命运声中到达了终点。

    久赋盛名的晋祠是祭祀晋国的开国君姬虞(唐叔虞)的祠庙,创始年代无从稽考,至少在北魏时便已著名了,经过历代的修茸扩建,祠宇规模日臻宏大、完整。
   
晋祠是一处古建园林。它背依悬瓮山,面临晋水,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建筑古朴典雅,历史悠久,文物汇萃,驰名古今中外。晋祠内共有清代以前的祠宇建筑五十余座,亭台桥榭,环立密布,造型精致,颇有特色。祠内古树名木甚多,年代最久的有周柏、汉柏,以及隋槐、唐槐,林木苍郁,蔽日遮天。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的名句,流传至今。
    晋水,是晋祠的命脉,晋祠也因此而闻名。李白歌咏晋祠的名句“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翠娥”,便是这众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现有的“难老泉”也称“晋阳第一泉”,这水清莹明洁,水底绿鳞莎草摇曳,水中游鱼竞戏,水上石舫曲桥如画。我和老公被这如画的景致所陶醉,看着周围同样一脸喜悦的人群,与这风景溶为了一体。
   
我俩来到了晋祠内最古老的建筑:圣母殿。它创建于北宋年间,高深的前廊柱子上雕刻有八条绕柱蟠龙,殿内有全国著名的宋代彩塑仕女像四十三尊,为我国雕塑艺术的瑰宝。从 仕女们的眼神或躯体动作上,或幽怨、或厌倦、或压抑的心理被刻画得深刻逼真,耐人寻味。其中有一个仕女垂头哀思的表情极为生动,我站在她的对面与她对视了许久,猜想她为什么如此的悲伤,极想为她拍照,但殿内有规定不允许,唉!我和老公走出了大殿,心里还惦记着那仕女,她那哀怨的眼神我怎么也抹不去,于是我又返回圣母殿,再次与仕女面对面,用我的思维方式去揣测她的心理。我想:她一定远离家乡,很久没有见到父母和兄弟姐妹了,也不知他们过的可好,而自己孤独地在宫中侍侯他人,怨恨高墙埋葬了她的青春……
    走出圣母殿,我到了“金人台”,那是八尊宋铸铁人。铁人姿态英武,历经多年的风雨侵蚀莹亮不锈,真是个个象座黑铁塔。我拍拍铁人的肚皮,摸摸他的铠甲,仰面看看他紧绷的面孔,那安全感油然而生,我抱住一个铁人对老公说:“要是嫁给他没人敢欺负我!”老公用鼻子“哼”了一声,为我拍了一张照片。

    在晋祠里,我对老公说:“在电视‘百家姓’的节目里介绍王氏宗祠是子乔祠,而且就在太原,也部知道是不是在晋祠。”边说边走,来到了一个很大院落的旁门,我俩走了进去,抬头一看匾额:“子乔祠”,不由得一阵惊喜,原来这就叫心想事成啊!大殿里,中间是王氏始祖太子晋的塑像,四面的墙壁上,是介绍太子晋生平的彩绘。生为王氏家族的人,我当然对子乔祠情有独钟了,王氏做为姓氏是如何起源的呢?王氏,系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自黄帝至太子晋共四十二世,太原王氏追本寻源,都是黄帝之后裔。欣喜之后就是一件令我啼笑皆非的事,从子乔祠的正门出来,来到太原堂柜台,我把柜台里的书从头至尾仔细找了一遍,没有找到一本关于王氏的书,老公却发现了一本《郭氏史略》,拿到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我急忙问售货员,有没有介绍王氏的书,她说,“有”,于是从里边很隐蔽的一个柜子里拿出了一本《太原王氏》递给我,我问道:这里是王氏宗祠,想必介绍王氏的书一定好卖,为什么不摆在柜台上?她吱吱唔唔的,我也没听懂她说些什么。我想,这个售货员也许姓郭,子乔祠的服务人员要都换上姓王的,一定不是这般状况!
   
结束了晋祠的游览,此次出行的约定计划执行完毕。山西还有一些很著名的地方我没去,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洪洞县大槐树、解州关帝庙、雁门关、宁武芦芽山......等有空吧,实在没空,只好等退休了。

    太原之行令我最满意的是在太原的住处,我们住的是晋阳饭店,条件不错,而且交通便利,离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广场街心公园都很近,对于长居北京的我们来说这里的消费水平比较低。最令我难忘的是这里的面食。太原的面食品种很多,制作方法独特,有的面食的做法需要特制的工具。主要品种有:刀削面、刀拨面、剔尖、拨鱼、猫耳朵、河漏等等。刀削面我们在大同已经吃过,而且领略了面片飞舞的壮观场面,就不再重复品尝,我和老公每天回到这里就到餐厅吃独特的面食,而且不许重样,说句老实话,再住几天也吃不重复。面食的原料有白面、攸面、荞麦面,煮出来的面可配以各种荤素浇头、打卤或烹炒,这么多的做法和吃法,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吃重呢。说到这我又回味那美味面食了,有机会一定重返太原,猫耳朵、剔尖、拨鱼......啧啧!好香呀!

                                 写于2001年8月17日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