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鸡鸣驿

 

您的位置:主页>>随笔与游记>>风中鸡鸣驿

 


久闻鸡鸣驿的名声,因与我属鸡有“一鸡”之缘,便很想去看看。今天也凑巧,本想去昌平的银山塔林,当汽车行驶在八达岭高速路上的时候,老锅突然冒出一句:“我们去鸡鸣驿怎么样”?我立即答应下来,“好呀”。于是汽车没有从昌平西关出口出去,而是继续沿着高速路直奔向怀来的下花园。
    越向西边走,朝阳越加惨淡,蓝天变成了乌涂天,以至于出了八达岭,大部分树还没有披上绿衣,绿树也才刚刚吐出一点点嫩芽,与北京城里的桃红柳绿相比,截然是两个季节。风在车外吼,路旁瘦弱的树枝在风中痛苦地挣扎着。虽然车窗紧闭,但仍然可以嗅到空气中尘土的味道。这漫天的黄土来自何方?是响彻着安赛腰鼓声的黄土高原?还是万马奔腾的内蒙古高原?
    在与风的对抗中,我们到达了鸡鸣驿。厚重结实的城墙给我了极强烈的视觉冲击,虽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依然巍然耸立,仍能显示出当年的气势与恢弘。
    驿站在中国古代军事、政治、经济、通信等方面都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传递消息和发放官文都要在驿站换马,由于驿站所处的位置一般为交通干线,因此驿站不再是仅仅换马的所在,也成为接待过往官员和商贾驿城,城内功能和设施的逐渐完善,驿城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要塞重镇。
    我们眼前的这座城堡就是目前国内现存最大、保存最好、功能最齐备的骑路驿城,鸡鸣驿是北京通往张家口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塞,明清时期作为京师北路的重地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汰驿站,开办邮政”,从此鸡鸣驿这个古驿站退出了历史舞台。
    脚还没有踏进鸡鸣驿的城门,便有一老汉拦住我们的去路,自称是导游,看着满身是土的老乡,听着费劲的方言,我真的不敢让他给我讲解,我怕“土造导游”的野史和传说会破坏了我对古城的情感。
    走进鸡鸣驿城内,似有些沧桑感,不仅天是黄的,民居的墙是黄土泥巴的,就连老锅的衣服也与这天这墙的颜色一致,一个和谐统一的黄色系列,构成了古驿站的主色调,也是我对鸡鸣驿最深刻的印象。
    城内有两条东西贯穿的街道,众多民居、作坊、店铺、庙宇林林总总排列其中,几处庙宇经过维修成为全城最好的房子,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被称之为“入画”的土屋民居。黄土地、黄泥墙、黄泥屋顶、屋顶上的黄泥烟囱,看起来是那么的朴素,背靠在鸡鸣山下的古城堡别有一番情调。
    在城内浏览一周,我们登上了古城墙,全城的建筑尽收眼底,虽然是黄沙在空中飘荡,能见度不是很好,但仍能看出整体的方城轮廓,全城内没有高大的建筑物,几百年来的风貌犹存。在城门的正上方有一座似乎要倒塌的城楼,这是为影片“大决战”剧组搭建的,其造旧的程度真可以以假乱真。
    从鸡鸣驿出来时,几个老乡靠在城门外背风的地方闲聊,想必是一群“土导游”在等客。这个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城,据老乡讲要统一修缮,开发旅游,那时再来就要买门票了。听到此,我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悲,喜之:有着
700多年历史的古驿站将得到很好的保护;悲之:开发就意味着破坏,原汁原味的东西还有吗?
    昏昏的日头在头顶上散发不出热量,狂风中也感觉不到春日的温暖,站在东城门外看鸡鸣驿,更显其苍凉与雄浑,逝去的岁月带走了急促的马蹄声,当年的车水马龙早已经成为过眼云烟,原本的繁华只存在于现在的想象中了。
 

2006416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