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看雾

 

您的位置:主页>>随笔与游记>>在爨底下看雾


爨:音窜,指烧火做饭,分爨(旧时指分家);另指:灶。
    过几次门头沟,每次都从“爨底下”擦肩而过,在城里经常见到爨底下的照片,尤其是反差极大的黑白照片给我很深的印象,趁着周末双休日到那里看看,把别人相机的照片变为我眼中的景色。
    农历六月正是暑热难耐的时候,而远离城市的山村则要凉爽得多。周六傍晚我们一家六口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爨底下村,在北京生活多年,对颐和园、北海、景山等皇家园林看得太多了,处处显示着帝王的霸气,虽然这些地方现在已经成为公园,但毕竟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场所,可当你来到爨底下的时候却发现这里真是另一番天地,油然而生的是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由于已近黄昏,我们只能站在街道上纵览,放眼望去,青砖灰瓦的房舍透出脉脉的温情,依山而建的民居,似贴在岩壁上的画,高大的石墙折射几百年来风雨沧桑。太阳匆匆地下了山,爨底下在视线中渐渐地模糊起来。
    晚上的温饱问题,当然是农家饭了。山野菜也好,柴鸡蛋也罢,都是当地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在当今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整天为自己食品是否安全发愁,真不知道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能够吃上天然的食品,就值得大吹大擂,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吧。
    晚上我们住在农家小院里,房屋已被改成家庭旅馆,一个屋一个大炕,炕上的被子、枕巾上都有一个大大的“爨”字,就连当地小青年的文化衫上也是这个字。

来到爨底下村,对“爨”字也就多了一些了解。“根据《北京市门头沟地名志》记载:“因村北有崖头远望似灶,人称‘爨头’,又因村在崖头之下,故名爨底下”。这个村庄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明代由山西移民实行军屯而建成的,在村口石崖上刻有一个很大的“爨”字。当地村民们对此又有另一番的解释,此村的居民是“韩”姓居多,而韩与寒同音,为了能使本族兴旺和富足,通过“火”以解寒意。为使这个难写难认的字能让游人记住和理解,当地人编了一个顺口溜:“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
    爨底下村是我从很多摄影作品中认识的,也有人说,爨底下村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摄影爱好者的作品传播。亲临这里,才感受到有别于都市的另类风光。和着民宅中灯炮的光亮,我们盘腿坐在大炕上,说古道今,品头论足。院落的屋檐下挂满了老玉米和干辣椒,这不是为了宣扬而点缀的,而是朴素生活的写照;糊着纸的窗棱,记录着世代居住这里的信息;墙边的老墙柜,收藏着平常百姓家的万贯家财。躺在大炕上,静静地聆听夜幕下的山村,几声“叽叽”的叫声在寂静中显得尤为清晰,老锅说是山鸡。窗户纸上有闪电的影子,雷声也由远而近,唰唰的雨声也接踵而来,在雷声雨声交织的夜晚,我的睡意也渐渐地浓了起来。
    早上天还没亮,鸡就开始打鸣,把我们叫了起来挨个上厕所,再躺到床上睡回笼觉还没睡安稳,鸡又叫了起来,在鸡们此起彼伏的鸣叫中,婆婆起了床,她说一夜没睡着,我们也都纷纷下炕开始洗漱。
    清晨,大雾遮盖了爨底下村,这个古老的村庄显得神秘而又安详,经过一个夜晚雨水的冲刷,空气格外清新。我们踏着湿漉漉的山间小道向爨底下村对面的山坡上爬去,树叶上挂着晶莹的水珠,稍不留意就会被“淋浴”,经过约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登上了山顶,如果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在这里俯瞰爨底下村的全貌,但今晨小村恰被浓雾锁住。在返回的途中,雾有些淡了,在半山腰可以看到有些朦胧的爨底下村,呈半园形状的石墙犹如一个巨大的元宝,中轴线上的房子高大整齐,其余的房舍依山顺势排列在“元宝”之内。
    吃过早饭,我们沿着村里的小巷拾阶而上。石板路曲曲弯弯,有些石头被磨得没了棱角而且很光亮,不知道被多少脚踩踏过,也不知道这里曾经演绎过多少悲欢离合。石碾子、石磨仍然带着遥远的信息,由它们加工过的粮食养育了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爨底下人。站在村里的制高点,看着高低错落的房舍,俯瞰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那袅袅飘升的炊烟与进出的人们,好似一幅田园诗画,让你感到一份难得的悠闲。
    在小山村里走街串巷,你会发现很多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标语和毛主席语录,这些东西在城市中早已经绝迹,惟独这里保存完好,从这点可以看出,小村的人们不落后时代,但又不不刻意追赶时髦,也就不难解释几百年来的古民居得以完整保存的原因了。如果你想找一个清静古朴的地方,你不妨到爨底下村走一走,如果你想感受一下文革时期那个单纯的年代,你不妨到爨底下村看一看。相信,一天的时间会让你有穿越世纪的体验。
    在村中这些几百年的老房子里,仍然生活着爨底下人。在小村中散步,享受着自然和谐的民风,感叹着城市水泥森林的禁锢。回首古老的山村,回味朴实的风情,别了,爨底下村,你是清幽之所,你是世外桃源。
 

200679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