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地方叫保定

 

您的位置:主页>>随笔与游记>>有个地方叫保定


    河北省有个地方叫保定。儿时与小伙伴嬉笑时曾拍着屁股大叫着:“保腚!保腚!”也曾嘲笑河北人到北京后管“永定门”叫“永屁股门”。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没有在仅离北京一百多公里的保定落过脚,的确有些遗憾。

    在河大李老师的安排下我们有缘踏上了保定的土地,感受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领略这块富饶土地的风采。

    站在保定市的大街上,会有一种站在十字路口的感觉。保定市北为京城,南为省会石家庄,东为天津市。它西依巍峨太行,东视浩瀚渤海,总揽开阔坦荡的华北大平原。新中国成立后,曾两度为河北省省会。保定初建城于北宋,“保定”的称谓起于元代,因紧邻大都,故取“保卫大都,安定天下”的之意。至今,保定仍被称为“首都南大门”。保定市作为京畿重镇,文物古迹颇多,能在古城中徜徉实乃幸事。


寂静庄严的直隶总督署

    李老师首先带我们去参观著名的总督署。直隶总督署位于市区中心,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260余年历史。永乐年间为大宁都司署,雍正八年(1730年)直隶总督署迁入办公,直至清朝灭亡,历经八帝180余年,驻此署的总督共有7499任次,著名的李卫、方观承、刘墉、那彦成、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人都在此任过直隶总督,其历史内涵非常丰富,有“一座总督署,半部满清史”之称。

    总督署中路建筑为衙署主体部分,由五进四合院组成,自南向北依次为大门、仪门院、公生明牌坊、大堂院、二堂院、官邸院、上房院。进入仪门后,迎面是一座木牌坊,上书“公生明”三个大字,显示着这里的威严与权力。正对着仪门是一条笔直的甬道,甬道两旁是粗大的松柏,苍劲挺拔。李老师介绍,这里曾是数百只猫头鹰栖息的场所,古树苍鹰成为古衙奇观,现在早已鹰去树空,在高大的树木前建了一个玻璃柜子,里面有数只猫头鹰的标本,记载着这里树鹰相伴的场景。再往北去便是总督署大堂,以黑色油饰为基调的大堂布置得庄重严肃,它是总督署的中心建筑,是总督举行隆重庆典和重大政务活动的场所。由大堂东西两侧的旁门便进入二堂院,二堂院布局严谨,四周廊庑相通,青砖灰瓦,做工考究。过二堂向里,有花墙相隔,中间有垂花门贯通,门里即是内宅。内宅有官邸和上房两进院,内宅与前面的院落不同,这里静雅幽寂,冬日的萧条更给这里增加了几分清冷。官邸是总督平时批阅来文等办公场所,而上房是总督家眷居住活动的地方,外人不能随意出入。

    直隶总督署是清代直隶省兴替发展至清朝兴衰成败的历史见证,作为直隶省省府驻地,曾是一个戒备森严、威风神秘的地方,直隶总督多为朝中重臣,李鸿章任职时间最长,达25年之久,可以说是权倾一时。置身于饱经沧桑的古老院落中,沉重的历史犹如画卷般呈现在人们眼前,不由得使人想起一条条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从甲午海战的失败,到八国联军的入侵,那段屈辱的历史永远钉刻在中国人的记忆中。

    走出总督署的大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车水马龙的街道早已淹没了昔日的宁静,现代化的楼舍包围着低矮的四合院,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身上似乎也暖和起来。


蒲牢相伴的鸣霜楼

    前面不远处便是市中心了,那里有座钟楼,又名鸣霜楼。古城中必不可少的钟楼鼓楼皆为报时之用,每座楼宇中都铭记着建造者的智慧才能,都有其独到之处。保定的这座钟楼建在高大的砖台基上,周围砌有女儿墙,重檐二层,歇山瓦顶,雄伟壮观。楼上层悬挂铁钟一口,高2.55米,口径2米,钟带三层, 每层每方皆铸佛象,上层八面八个篆字,“皇帝万岁,重臣千秋”。据钟铭所记,铁钟铸造于金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据说该钟早于西安钟楼大钟203年,早于北京大钟寺钟王552年。

    抬头仰望悬挂大钟的地方,纵横交错的横梁构成坚固的框架,钟挂在最上方的双坊上,用手轻轻一拨大钟便能晃动。再看那钟钮也颇具神奇色彩,钟钮蒲牢,紧啃钟首,传说蒲牢是龙王第七子,因喜好音乐,所以让它做钟钮,聆听钟声,满足其欲望。
    看罢鸣霜楼的大钟使我联想到,各地钟楼悬挂的大钟,都是精美的艺术品,那浑远的钟声,起伏的音波,悠长的尾音,无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丹碧若霞的大慈阁

    位于北大街南端大慈阁是全市最高大的古代建筑,22级台阶之上便是高高大大的大慈阁,史称“市阁凌霄”,是历史文化名城保定的古建代表作和古城保定的象征,它的雄伟壮观可称“高可数十丈,数十里外遥望层阁丹碧若霞”,昔人有“燕市珠楼树梢看,祗图金阁碧云端”之诗句。

    大慈阁是一组壮观的古建筑群体,主要由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慈阁等构成,阁内藻井、檩枋均绘旋子彩绘。阁内两侧有壁画十八罗汉,尚清晰可见,神态各异,是阁内艺术珍品。站在大慈阁上,依栏鸟瞰,市井民宅历历在目,南面是向游人兜售燃香的小商贩,杂乱无章;东面是新建的徽式建筑,淡雅的灰色调与古建筑交相辉映;北面是新建的四合院式的商业街,衬托着大慈阁的宏伟。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在大慈阁的背后有一座关帝庙,此座关帝庙原名“汉寿亭侯庙”,现存建筑是1985年重修的,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大间,为歇山式建筑,前置卷棚。因其座南面北,与大慈阁相背,故称倒座关帝庙,在全国罕见。

    在大慈阁周围已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为了保持与古建筑的协调,文物部门和市建等部门都花费了很大的心血,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管理,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由于刚刚竣工,很多铺面房仍然空着,等待着商家的进驻,这种与现在的商业街相差甚远的格调能不能被老百姓所接受,对与古建筑是否构成潜在的威胁,对游人的进出是否提供了便利,还有待日后的检验。


令人垂涎的驴肉烧饼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河北人真会吃!保定的街上驴肉铺很多,李老师给我们领进了一家不起眼的老店,李老师说:“这个老店的烧饼最好吃,肉炖得味道也好,生意非常红火,不管是早中晚,人总是满满的”。我们走进店内,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买烧饼的人排起了长队。

    不大工夫香喷喷的驴肉烧饼就摆在我们面前。掌心大小的烧饼被剖成两片,里面塞满了驴肉,小心翼翼地捧着烧饼,浓郁的香味直搅得胃肠蠕动加快,于是便狠狠地咬上一口,烧饼的筋道和着柔香的驴肉在口中回荡,于是加快了牙齿咬合的频率,一口接一口地把整个烧饼嚼成碎渣吞咽到腹中。

    自己的肚皮填饱了,还想着给婆婆和儿子带回几个,于是走到正在忙碌的师傅旁,一边观看厨师刀法娴熟的操作,一边了解烧饼和驴肉的搭配。这里的烧饼5角钱一个,夹不等量的驴肉价钱也不相同,有2.5元和3元之分,肉量不是厨师用眼睛定,而是要过秤的,所以你放心大胆的选择你喜欢的肉量。加在烧饼中的肉有个说道,驴肉瘦肉多,不加点肥肉没有香软的口感。这驴肉烧饼,真香啊!


    保定,有巍峨的太行高山,也有坦荡的华北平原;有灿烂的古代文化,也有现代城市的风姿;有革命老区的英烈,也有勤劳善良的人们;有数不清的旅游资源,也有品不完的美味佳肴。我心中的保定,说不上最美,但比起那些刻意的装扮却更显得美。

                                    20041218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