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白洋淀

 

您的位置:主页>>随笔与游记>>话说白洋淀


    提起白洋淀,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个《小兵张嘎》就把白洋淀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满怀憧憬,丛丛芦苇、朵朵荷花、点点帆影,无不把这片绿水装点得图画一般。来白洋淀有三个任务:一是赏荷花、二是看芦苇、三是吃鱼。


先说赏荷花。人们很爱荷花,给予她很高的评价,称她如清水般晶莹,似皓月般圣洁,她是美的化身。你只有置身于“接天莲叶无穷碧”中,才能领略到“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风采,如果驾上一叶小舟在淀中,真可谓是“人在水中行,花列两边迎”,触手可及的是高擎的荷叶、硕大的荷花以及如花洒般的莲蓬。古往今来,很多人赞美荷花,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荷花已被推崇为高雅圣洁的代言人。
    荷花的确很有个性,她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也不像菊花那样清高孤傲,但她“出污泥而不染”的倔强,赢得了人们的赞誉,更被佛教奉为圣物。古人云:“白洋五日看花回,馥馥莲芳入梦来”,我从白洋淀归来,每每翻看亲手拍照的荷花,都会有亲临的回味,荷花清馨淡雅的格调、恬淡优雅的身姿,时时会在梦中重现。


再说芦苇。白洋淀的芦苇是一大特产,遍布于淀中的芦苇,郁郁葱葱、浩浩荡荡,小船穿行其间,似有迷宫之感,在白洋淀赏花的同时,千万可不要忘记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芦苇荡。
    芦苇在当地是一宝,它不仅仅是一种水生植物,更是淀区人家的主要收入,编织芦席是白洋淀人的传统手艺,编织精美的芦席不仅在国内抢手,而且还远销海外。村里的农户家用芦帘做吊顶,挂在窗外挡阳光,处处可见芦苇的身影。当地人用芦苇制成的画,也别具风情,灵巧的白洋淀人赋予了芦苇鲜活的色彩。我们虽不在芦苇边生活,但也常常与之相伴,芦根是上好的中药材,有
清热生津之功效;每年端午节,包粽子少不了苇叶,这是北方人的习惯。
    芦苇可以造纸、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是环保的生活用品原料、可以清洁水质、保持水土,等等不胜枚举。白洋淀的芦苇是个宝,因为它植根于水中,而不是在墙头。


三说吃鱼。白洋淀方圆数百里,水面辽阔,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来到白洋淀不吃鱼,那简直是一大憾事。
    白洋淀的特色鱼即杂鱼,什么鱼都有,如
黑鱼、鲫鱼、鲶鱼、嘎鱼等等。记得95年在淀里,傍晚渔民划着小船回家,如果你要买船舱里的鱼,则是全部买下,根据鱼的大小3050
元不等,而现在这个价钱只够餐桌一份鱼。即便如此,吃鱼仍是来此的主要任务之一,且不说吃鱼有若干好处,作为当地的特色,也不虚此行。


然而,这三个任务的源头是水。被称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历史上水草丰美的北方大湖。如今由于水资源的短缺,原来的汪洋湖泊,面临一洼水的边缘,人们已无法想象白洋淀当初的浩瀚了。
    白洋淀已经多次干涸,若不是国家和河北省政府投入巨资调入其他河流的水,白洋淀早已名存实亡,成为一片庄稼地了。
    乘坐木船进入淀区,问及船工水有多深,他告诉我们,“也就一两米”,芦苇巷子是绝对不敢进的,因为怕搁浅,我们亲眼看到一只小船在荷叶丛中挣扎,船工用浆使劲戳着湖底,仍然不能动弹一步,直到我们的小船拐到另一个水道,小船还在原地打转。想当年“雁翎队”在芦苇荡中神出鬼没,打得鬼子魂飞魄散,可现在逐渐干涸的白洋淀能够藏身的地方已经很少了。岁数大些的人,经历了白洋淀的变迁,由于湖水干涸,芦苇荡变成了旱地,他们也由渔民变成了农民,现在他们又驾着小船、开着快艇,载着游客挣养家糊口的钱。
    白洋淀不仅缺水,更为严重的是污染,且不说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只看满湖飞奔的快艇,泄露的燃油和搅起的河泥,使湖水浑浊不堪,白洋淀还能承受多久?另一方面生活垃圾的污染,几十万白洋淀人在这里吃喝拉撒,数以万计的游人来这里吃喝拉撒,水边是散发着臭气的黑泥,土坡上是农户和家庭旅馆倾倒的生活垃圾,划船的船工说,他小的时候喝的是白洋淀水,现在的水变脏了,鱼都呛死了,谁还敢喝啊!
    此次白洋淀之行,深为“华北明珠”担忧,虽然引进了黄河水,但只能解决部分水源问题,污染的问题不解决,早晚有一天白洋淀会被垃圾填平。白洋淀已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不管是天灾也好,人祸也罢,再花费大把的钱去整治,那代价是相当大的,有金钱的代价、有时间的代价、有生态的代价,关键还在于人的观念的转变。
    我个人认为,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再开发旅游了,适当关闭一些旅游景点,让白洋淀有喘息的机会,使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停止继续恶化下去。这样做,可能会使这里的人暂时损失一些收入,但收获是:我们的后代还能拥有白洋淀。
    真心为白洋淀祈福:愿华北明珠永远璀璨,无干涸之虑,无污染之忧。
 

                                                                       旅游时间:2010815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