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分界线考察

 

您的位置:主页长城情结长城笔记宋辽分界线


    算起来己经是第三次跟着成老师走燕南长城了,但与前两次有所不同的是考察目的完全不同,前两次是寻找战国时期的燕南界长城的遗存情况,而这次我们是用考察宋辽分界线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线长城与战线。北宋的版图曾经到过大同、蔚州、涿鹿、延庆、密云一带,后因石敬唐赂契丹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北人,至使东部的国界南移到易县、徐水、安新,再向东延至海。“石晉興戎、以燕雲十六州賂契丹、十六州為幽薊瀛莫檀涿順新媯儒武雲寰應朔蔚也、新今北直保安州儒今北直延慶州武今大同府朔州西百五十里之廢武州也亦曰毅州應今大同府應州輿地廣紀俱唐末置又山前山後十六州者幽薊瀛莫涿檀平順為山前八州、新媯儒武雲應朔蔚為山後八州也平寰州後置故此有寰州而無平州云。”  《欽定四庫全書五禮通考卷二百十二刑部尚書秦蕙田撰》直到后来还有诗人都曾歌颂过这里:“易水南邊是白溝、北人為界海東頭、石郎作帝從珂敗、便割燕雲十六州。咏白溝河、元、 郝經 、《欽定四庫全書畿輔通志卷一百二十詩五言排律》”


(一)   三台镇寻古

    200551日,我们利用节假日对此段长城与战线进行了实地考察,临行之前老师在家已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这里的历史资料,我们又精心策划了考察路线,由东向西依次展开。根据《宋史》、《续资治通鉴》等史书中有关这里的记载曾多次提到“三台、小李村”,在北宋年间,这里是大面积的水淀子、芦苇和沼泽地,宋朝的军队当年就是凭借着这大面积的水淀、芦苇和沼泽地阻挡了契丹的快速铁骑。《宋史》一书中就记有:“……真宗咸平四年,知静戍军王能请自姜女庙东决鲍河(瀑河)水、北入阎台淀又自静戍之东引、北注三台小李村、其水溢入长城口而南、又壅使北流而东入于雄州。……”现在在河北省地图中还能找到三台和小李村,三台现在已是一个很大的村镇,属安新县辖,下属六个大队。现在全村每家每户都搞制鞋生意,全镇家家是鞋厂,街道上到处都堆着碎皮子的垃圾,空气中迷漫着极难闻的臭皮子气味。
    连问带找好不容易才来到村南的大堤上,映入视线中的却是早己干涸的水淀,淀子里现在全是麦子地,大堤下面还有一大片被支起来悬在半空的铁丝网,网上晒满了做鞋用的皮子
.想当初八九百年前这里应该是一望无际的水面和芦苇,现在已面目全非,打听当地上年纪的老人,说是在闹日本时期老百姓还能躲到淀子里的芦苇荡中,直到1963年以后就再也没有过水.从这里沿大堤往东十八里地,就是现在的白洋淀旅游区。

    三台镇中现存的唯一一处古迹是一座七层实心砖塔,塔下方有一室,门上方有一匾额,写有“五印浮图”四个楷书大字,第一层的塔身上镶嵌有明清两朝代的石碑七块,记录此塔年代最早的一块碑是明洪武年间,碑文中写有“此塔不知建于何年”。由此看来此塔应该是明以前的遗物,塔周围没有发现文物保护标志。

老师在历史资料中还查到了许多这里的地名,如阎台淀、姜女庙铺、车道口、霸子口等,我们都没询问出结果,所以也就没能找到这些地名的位置。也许是在明清时期这些地名就己失传,或许是更改了地名。但史料中有些地名还是存在的,如三台、小李村、黑龙口、三岔口、王马村寨等,根据这些村子的分布情况,能够很清楚地看出当年北宋与契丹对峙时的战线位置,从易县到徐水连到安新县的白洋淀大约有一百五十华里左右。

    史料中提到王马村曾是广信军与安肃军的接合部:“广信军治遂城县,战国时武遂县地,秦筑长城所起,因名遂城,本朝建军,东至安肃军二十里,西至长城一十里,南至安肃军一十五里,西南至北平军约九十里,西至北易州七十里……”《钦定四库全书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六上》。当年的王马村寨现在己是一个自然村,紧靠瀑河南岸,村容整洁,环境优雅,不象三台镇似的脏乱差。


(二)遂城与杨六郎

    从王马村往西不足五公里即是遂城镇,老师说这里自战国时期一直到唐宋期间都做为屯兵的重地,就连明代都在这里筑城设防,镇子西南现在还保存着一段明代城堡的城墙遗址。在遂城镇的西北与张华村交界处现在还有一段早期古城墙,并发现有带沟纹的砖和绳纹瓦片。穿过张华村北过瀑河,那里现在还有战国燕南界长城遗址。

    在许多历史资料中老师还查到了当年杨六郎在这里与契丹打仗的记载,曽巩着的《隆平集》中:“曰咸平二年契丹入、杨延昭在遂城、城小无备众心危惧、延昭集城中丁壮守口、偶大寒命汲水注城外及旦氷坚滑、城不可近敌遂觧去” 《钦定四库全书·辽史拾遗》卷七。在长城沿线有关杨家将守边关的传说故事数不胜数,如:居庸关关沟里有六郎影,穆桂英点将台,古北口的七郎坟和杨令公庙,倒马关是因为杨六郎的马在那里被绊倒便叫成了倒马关等等,可是要在这里问起杨六郎守遂城大概很少有人知晓。

    从遂城镇向西,现在的厐村、赤鲁、广门、黑山村等地名都是当年北宋屯兵的铺,如今已是河北平原上瀑河两岸的自然村,这些村落不象明长城周边的村落大多都有城堡,村里及周围都找不到仼何老城墙的遗迹。是否北宋那个年代军队要安营扎寨就是小说或连环画当中描绘的那样:“支上中军大帐,四周围用木栅栏一围,当年宋代屯兵的营地有没有筑围墙这一说?”只有靠研究这方面学问的历史专家和考古专家们去解开这个迷了。因为老师在历史资料中查到的地名都是“铺”而不是“堡”,如:“庞村铺北至界首一十八里、界首北至契丹界孤山村铺三里、东至许家庄铺三里半、东至本军六里半、西至赤鲁村铺一里半。”又“广门村铺北至界首一十五里、北至契丹界无铺、东至赤鲁村铺三里、西北至马家庄铺二里半。”《钦定四库全书·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六上·边防


(三)寻找长城口

    在历史资料中老师查到了近十余条长城口的有关内容:“三月威虏军守将破契丹于长城口、追北过阳山斩获甚众。”《钦定四库全书·宋史》卷七;“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知静戍军王能请自姜女庙东决瀑河北入阎台淀、又自静戍之东引北注三台小李村、其水溢入长城口而南、又壅使北流而东入于雄州。”又“甲寅北面前阵钤辖张斌与契丹遇于长城口、击败之、杀获甚众、考异宋史作己未日张斌破契丹于长城口。又通鉴续编云十月甲寅契丹主至遂城、王显与战大败之、今从长编。”“长城口铺口阔一十步、至界首一十里、界首北至契丹田珪庄铺三里半、西至弁山铺二里。”《钦定四库全书·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六上·边防;根据古籍中描述的大概地理位置,我们沿着瀑河西北行,一直来到解村北边的水库大坝上。观察地形,此大坝稍北的位置应该就是当年的“长城口”。我们又向当地人打听与之相邻的弁山村,此村现还在,只是1957年修水库时向西南方向迁移了大约三四华里,而老弁山村的遗址现应该在贾庄东南一华里多一点。我们对老弁山村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在贾庄东侧和老弁山村遗址处捡拾到一些绳纹瓦片和带沟纹的砖,实地拍照并做了记录。由于弁山村这个古村铺的名字延续至今,才使得我们确定了这个“长城口”的位置,也是这次实地考察中的一项最大收获。

    瀑河水库现己干涸,据弁山村的一位村民讲,这里可能将成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的一处水利枢纽,南来的水将在这里分成两支,一支奔北京,另一支到天津,据说温家宝总理还为此事视察过这座水库。


(四)借宿血山村

    考察完长城口,驱车一路西北行,在快到易县县城的公路边看到一块很显眼的牌子,上面写着血山民俗文化旅游村,这时天己快黑,马上调转车头进村,一进村是宽扩平整的水泥大道,大路两边绿茵垂柳,村中心有一个大停车场,停车场边立着介绍血山塔的牌子:“镇陵塔为五塔镇燕山的五塔之一。此塔位于易县城西南七华里的血山村,始建于元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残高七米,三层方行,塔心室南面辟门,砖结构,造型奇特。传说三层分别代表天、地、人三才,四方行无顶,象征血山於期遗体有四肢而无头颅。据史料记载,秦将军樊於期因得罪秦王赢政,逃至燕国,燕太子丹待为上宾,为其在血山建筑房屋,故名樊馆山。樊於期的轻生重义被后人予以同情和赞颂,樊馆山因樊於期血洒此地而改名血山,后人又建塔于山上,以示纪念。”
    紧靠东边就是那座小山,山顶上立着一座砖砌的三层宝塔,这就是传说中的“血山塔”传说想当年樊於期就是在这里献出他自己的人头,让义士荆柯拿着去刺杀秦王,自刎时鲜血洒满这座小山,为了纪念他,后人将这里称为血山,并在山上建造了血山塔。

    我把车停在了停车场,实指望一下车会有许多村民围上你,拉着到他家去吃农家饭、睡农家炕,结果等了半天没人理我们,只有一些看热闹的孩子围着。找村民打听为什么民俗旅游村没有接待的?说是这个村现在还没开发呢,可为什么村口却挂着民俗文化旅游村的广告牌,还有这么好的公路和停车场,会不会是县里和乡里的哪位大领导又在搞什么“形象工程”?我们的到来惊动了村里的支部书记张建军,张书记说村里现在还没有接待站和旅馆,让我们先到他家去住。

    张书记是一位非常朴实的基层村干部,老父亲还能下地干活、母亲的腿前两年有毛病,曾到北京医治,至今不见好转。还有两个孩子,一家六口人靠种地生活。张书记向我们介绍了许多血山村的历史典故和传说故事,以及村子现在的一些情况。他还特别自豪地说到他们村的村名:“我们村的名字在全中国独一无二,不象高家庄李家庄的重名太多,现在全村390余户人家,1500余口人,血山村目前在全县仍属较贫困的村。”

    2日早晨,我们谢别了血山村的张书记一家,走清西陵、紫荆关、大龙门、绕道京西门头沟区顺利返京,完成了这次宋辽分界线的考察活动。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