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通州漷县长城遗迹考察

 

您的位置:主页长城情结长城笔记长城遗迹考察


20031031日《北京日报》第七版登载了题为:“看似一条土岗却经千载风霜、通州城里藏着北齐长城。”一文,全文内容:本报讯(记者梁凤鸣 通讯员何志达)很多土生土长的通州人都不知道,就在城区人来人往的热闹中心,竟藏着一段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长城!该长城遗存屹立处的通州南关窑厂,距天安门只有20多公里。
    通州城区的这段古长城为土夯长城,目前断断续续保存有
150米长。区文物所专家周良说,上个世纪80年代,该段长城还有1000多米长,当时不知道是长城,以为是一条土岗。
    偶然的发现,确认了土岗的长城身份。位于土岗附近的通州土桥砖瓦厂在一次施工时,发现一处唐代墓葬,墓中出土
平州卢龙府折冲都尉乐安故孙公墓志铭。墓志铭中有这样一句话:魂埋潞川,东有潞河通海,西有长城蓦山,南望朱雀林,兼临河古戍,北有玄武垒,潞津古关,并是齐时所至。后文物部门查阅《通州志》和明嘉靖年间成书的《通州志略》等大量文献,发现各种文献、史志均有关于通州该段古长城的记载,且和出土的唐代、清代文物相互印证。其中《通州志略》记载得最为明确:长城(在)通州城南十里,(连绵)直达誋县。目前,通州区已立碑,正式将该段古长城纳入区文物保护单位。
    该段古长城的历史目前也已考证清楚。现在仅存
150米长的古长城高七八米,残宽最窄处9米,建于南北朝北齐文宣帝天保年间(公元551年至55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北齐古长城从居庸关开始,沿温榆河、潞河(现在的北运河),经昌平、顺义、河北武清到海河,全长200公里,是典型的内长城。这条长城的作用是在北方依山而建的长城失守的情况下,构筑起另一条防御。
    200
公里的长城为什么只剩下150米长?周良道出其中的原委:隋统一后,这段内长城失去防御作用,特别是明代,长城附近地区出现5次大规模移民,加之通州发展,需要大量建房,长城夯土日晒千年,尤其适于烧砖,于是百姓数百年来不断取土,雄伟的长城逐渐消失。目前通州区硕果仅存的150米长城所在的地方就叫窑厂。
    通州这段古长城上目前居住有
20余户居民,没有专家指点,很难看出长城的影子。周良说,过去北运河经常泛滥,逼使烧窑的工匠在长城上建房居住,正因为当年有人在长城上建房,这段长城才得以保存下来,实乃不幸中的大幸。据悉,作为古迹,通州区已采取措施,保护这段古长城。
    2003
112日,中国文物学会长城研究委员会一行五人在会长成大林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通州南关的窑厂,考察了据说是北齐年代的古长城遗迹,遗址处现存大约高六至七米,长五百米左右的一段土岗,呈东南往西北的走向。现场由于垃圾覆盖严重,不能看出夯土层,也找不到仼何可以断代的证物,我们又访问了当地两位年长者,一位是76岁的刘淑华老人、住窑厂村40号院,老人说她从17岁到这里,几十年来这土岗就是这样。另一位是86岁的蔡淑荣老人,住45号院,从小在这里长大,说这土岗在他们小时候就这样,原来往东南断断续续有连接,后来由于修铁路和南边的人为活动太多等因素现在也己无迹可寻。这里虽然叫窑厂,她们谁也没见过窑,也没见过烧砖的。后查《北京市通县地名志》中记有:“窑厂村、属南关居民委员会,位于镇域东南在原旧城南关小庄与小园间,玉带河大街南侧。东起小园、西至小庄、南自京秦铁路,北到东、西营前街。清代己形成聚落。清初军队驻此处,就地建窑烧砖,建东营、西营、南营等营房。清乾隆初始成聚落,故名”。现土岗北头有通州区文管所立的“土城墙遗址2001年公布2002年四月立碑”。 
    关于这里有古长城一说,在很多历史资料中都曾提到昌平至顺义,再到通州、漷县、武清这一线有古长城遗址。《王灿炽史志论文集》题到:“长城,通州志云:国初得唐李丕墓志石于长城冈南、其铭曰:屹然孤坟、长城之东。长城自北绵亘而南、至唐时,长城西南遗址尚存也,其曰蒙恬所筑则非是。考《昌平山水记》云:湿余河渡南有长城遗迹。《辽史》:顺州南有齐长城、天保时所筑。今漷县、武清二志俱载境内有古长城,疑昔联络为一耳。今案县东北一里有城址,南抵武清、北接通州、俗称长堤、或古长城之故迹欤!”明沈应文《顺天府志》中记有一段“长城冈、通州城北三里、传秦蒙恬所筑长城遗址。”《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中记有:“县西南二十里(指顺义县)有天柱村,二十里有苇沟村,村东临温余河渡,渡南有长城遗迹。辽史,顺州南有齐长城、城东北有华林、天柱二庄,辽建凉殿,春赏花、夏纳凉者也。齐长城,天保中所筑。宋沈括曰,幽州东北三十里有望京馆,东行少北十里余,出古长城。又二十至中顿,又踰孙侯河,行二十里至顺州……”查《北京市地名志》郊区卷顺义县天竺村:“辽代称天柱庄,并于此建凉殿,为春赏花、夏纳凉之所。清代谐音改今称。……
19724月在村南23公里处,距地表1.2米深处发现战国时期铜器一件。”华林村即现在的花梨坎村,为辽时的古地名。孙堠村查《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记有:“据《顺天府志》顺义县山川条下:潞河…出昌平县界,西南历孙堠、上保…。据考孙堠即今孙河,上保即今上辛堡。故孙侯屯的‘侯’原为‘堠’因该村古代设有了望敌方情况的土堡,故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始称孙河村。”又苇沟村即今朝阳区孙河乡的后苇沟村,据《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记载:“辽代己成村,曾名苇店,元称苇沟村。……1956年春在该村西北曾出土大量背面有绳迹的城砖,据考为北齐天保中所筑的长城遗迹。‘天保’是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的年号,约在公元511559年间。据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载:'县西南(指顺义县)二十里有天柱村,(今天竺)二十里有苇沟村,(今前苇沟、后苇沟村)村东临温余河渡,渡南有长城遗迹。又记:辽史,顺州南有齐长城、齐长城、天保中所筑。宋朝的沈括曰:幽州东北三十里有望京馆,东行少北十里余,出古长城'。故这段古长城当在该村附近”。
    又据清光绪五年《通州志》记载:“长城冈、旧志云在州城北二三里许俗传秦蒙恬所筑长城遗址,恐非。刘锡信潞城考古录云:州城西北里有古长城遗址,迆北接顺义、南近通惠河北岸而止、过河而南复间存一段、其址又变东西横亘、再南为州西门外入都孔道。考其形势长城本緜连南北,似挑通惠河及修西门外通京师大路掘断者,询之土人、亦云、又唐李丕墓志石得诸城南、其铭曰:屹然孤坟、长城之东,可知长城自北绵亘而南,唐时城西南遗址尚存也。其曰即蒙恬所筑则非也,考昌平山水记顺义西南三十里有苇沟村、村东临湿余河渡、渡南有长城遗迹。辽史,顺州南有齐长城、齐长城、天保中所筑。沈括曰:幽州东北三十里有望京馆,东行少北十里余,出古长城即此。今通州长城迤北接顺义、则即北齐天保中所筑长城矣,漷县武清二志俱载境内有古长城,疑昔时亦与此相连为一云。长城、旧志云在州南漷县东北一里、南抵武清北接通州即长隄之异名也、今考见上”。
    根据上述资料的记载,我于
2003123日骑自行车专程到朝阳区后苇沟村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那天天气很冷,但很晴郎,先来到后苇沟村,村子紧靠在首都机场高速公路的西北侧。进村后我在村里转了一圈,只发现了两根石刻的“董宅地界”的界碑石。又访问了一位七十六岁的邵殿志老人。在老人印象中没记得有这条土岗子,更不记得有发现过带绳纹的长城砖。后来老人告诉我说他们村还有一位九十六岁的邵殿元老人,现在北皋村的东方养老院住,让我再去找他问一下。
    谢过了邵殿志老人,我骑车出村沿机场辅路直奔北皋村。已是上午十时,阳光明睸,天气暖和了许多,中午十一点我找到了东方养老院的大门,在传达室的人名单里查到了邵殿元老人的住房号,同屋里住着五个人,大伙正座在各自的床边吃午饭。老人虽然己是九十六岁的高龄,但精神很好,身体健康,只是耳朵很背了。负责这屋的护士告诉我,跟他说话时要趴到他耳边慢慢的说,不要着急。当我问起村西有没有一条土岗子时老人说有,在他小时候这条土岗子还非常高,站在上面往东能看到温榆河的全景。往东南一直到通州,由于地势高、上面又宽又平,过去运粮的马车都利用这条土岗当运粮道,过去我们都叫“运粮岗”。我又问起这条土岗什么时候没有的,老人回忆说大概在刚解放时就把这片地卖给了董家,后来又在
19571958年间深挖河、平整土地时将土岗子平掉了。访问完邵殿元老人,我在东方养老院的院子里为老人拍了一张照片,并感谢老人为我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原始资料。
    离开养老院,在北皋村里买了一瓶矿泉水,两个火烧夹鸡蛋边往回骑车边吃着火烧,就算是吃了中午饭。下午又回到了前苇沟村,在村东问一位叫李才的村民,老人今年五十四岁,他说这里以前是有一条土岗,但说是土岗也不确切,只是这片地势比別处都高一些,呈西北往东南的条状,现在由于平地建房等原因,如果不是特别注意就更看不出来了。现在中国民航航星培训中心的院子就显得很高。根据李才的指点,我来到大院的北侧,发现了一条长二百余米,宽十余米,高八米左右的土岗,很密实的黄土,没有发现夯土层和早期瓦片等遗物。
    下午一时多走小店村、金盏村、杨树岗,由于这里人为因素和房屋建筑太多,巳无法寻找。又到皮村东、到温榆河西堤沿河南行,过黎各庄、沙窝村,在河堤上又问到一位六十四岁的老人,他说过去这一带没有土岗子,更没有听说有关古长城遗迹的传说。继续南行,在快到通州北关的地方河向东拐了,我只好搬着自行车下河堤找路西南行,又骑了大约十分钟的土路,来到了新修的朝阳北路上,沿路一直往西,走管庄北、黄渠、下午四点多回到家,完成了这次实地考察。

    2004-3-13
日,我同夫人和小颜开车又一次来到苇沟村,根据史料的记载并与实际地形对照,发现村南中国民航航星培训中心的院子最有可能是古长城的位置,我们又往东看了一下温榆河新河道和老河道的交叉点,又根据老河道的位置现场目测,由东往西看培训中心的院子明显比旁边的地势高出许多并呈南北向条状。当地村民说此地在解放前日本鬼子在这里建有炮楼,这里是一个制高点,大约在五十年代左右建起了培训中心这个院子,一直到现在。
    若按前面北京日报那篇文章中所讲的,由于有民房通州那段土岗才得以保存的话,那么这里也可以说由于有航星培训中心的院子,这段高岗也得到了保存。若再对照《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中记有:“县西南二十里(指顺义县)有天柱村,二十里有苇沟村,村东临温余河渡,渡南有长城遗迹。”那么这段高岗正好是史料中所描述的位置。又根据原温榆河渡和那段老河湾的距离和方向,恰好是书中所记的“渡南”。只是没有发现夯土层和足以能证明这段土岗就是当年的古长城遗迹的证物。
    察看完苇沟村,我们又驱车南下,又一次来到通县南关窑厂村,与我们刚才看到的苇沟村的土岗做了一下对比。两处的保存状况和形式都差不多。沿京津公路继续南下约二十公里我们又来到了漷县镇,询问当地村民,找到了原来的旧县城址。这里现在叫漷县村,原东、西、南护城河还在,北护城河、城门及城墙己荡然无存,城中心十字街东原有一座文庙,现己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这里现在是村委会和漷县村幼儿园所在地。东关外护城河上有一座古桥,十三孔,桥长大约有六七十米,花岗岩石砌筑,方形桥孔,桥上的石栏杆全没有了,只剩下栏杆的底座。后来我查阅了民国《通县志要》一书,记载有此桥的出处:“大石桥,在漷县东门外有大石桥、长十八丈、宽二丈六尺、高一丈六尺、十三空,光绪二十三年为武清县瓦屋村张善人募修”。
    漷县在王灿炽先生写的《漷县方志考略》一文中有很祥细的建置沿革介绍:“漷县,又名漷阴县,其故城在通县城南约四十五里。在汉代,为泉州之霍村镇。汉末移县于三角淀,更名雍奴县,隶渔阳郡。唐天宝元年(
724年),又移于白河之西,更名武清县,隶河北道幽州范阳郡。辽初为漷阴村。按辽代习俗,每年季春,国主都要弋猎于“方数百里,春时鹅骛所聚,夏秋多菱芡”的延芳淀,皇族、群臣也跟随春猎。位于延芳淀滨的漷阴村因而逐渐发展起来,人口日增,“居民成邑”。辽乾亨二年(980年)“置镇于漷河南之漷阴村”,而后逐“就城故漷阴镇”。辽太平中(约1026年),以漷阴村置漷阴县,并分武清县地属之,隶南京析津府。这是漷阴建县之始。金代沿袭辽代建置,仍称漷阴县,属大兴府。元初为大兴府属邑,至元十三年(1267年),升漷阴县为漷州,“割大兴之武清、香河二邑来属。领二县:香河、武清”。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置大都路总管府,漷州隶之。……明初都城南迁、封建帝王己不在此游猎享乐,洪武十四年(1381年)二月,“以兵燹之余,民寡赋薄”又降为县,隶通州,属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年)升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漷县仍隶通州,属顺天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以漷阴“叠遭水患,民困徭役”,始奉裁省,并入通州,仅“以管河州判一员驻其城。”今为漷县乡政府所在地。漷县建置虽早己撤销,然漷县之名,至今尚存。”又《通州志》记有:“漷阴故城、辽史县本汉泉州之霍村镇每季春弋猎于延芳淀民居成邑、就城故漷阴镇后改为县、在京东南九十里、明漷县志云、旧无城、正德初始筑土城、嘉靖间增修之、旧志不载、畿辅通志云漷阴故城在州南四十里,按漷阴故城在明时漷志己无考、通志所载即今漷县旧城。”到民国年间《通县志要》记“漷县旧城虽城门朽坏而东南两门规制犹存,今考漷县城门己尽数倾圮矣,惟吊桥遗迹犹能指认”。
    武清历史悠久,史载:
武清,古为泉州。汉泉州、雍奴二县之地”。这里说的古为泉州,是指汉朝以前近海边疆的羁糜散州。直到公元前106年(即西汉元封五年),汉武帝刘?把全国分为十三州。泉州始立为县,这是天津地区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建置县,到现在已经2109年了。泉州立县时,武清地域分属泉州和雍奴两县,因此史有汉泉州、雍奴二县之地的记载。泉州和雍奴二县均因水得名。武清县内古有泉州渠。故称泉州。而雍奴也是指水泽。《水经注》云:雍奴,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雍奴薮甚大,东极于海。显然,当时的武清是个水乡泽国。那时泉州的县城在今杨村街南黄庄街的城上村。雍奴县城先在三角?”,即今王庆坨镇东9公里处。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8年)省泉州入雍奴,此后,武清全境皆属雍奴县了。县治后来又迁至今泗村店镇的旧县村。
    在武清的旧称谓中,还有
雍阳一说。这是雍奴的别称。据元朝至元元年在武清县重修天齐庙时所立的东岳行宫之碑记载:自东汉封寇恂侯于此,昔号之曰雍阳,为中都畿县”。说的是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即光武帝刘秀登基的第二年,颍川太守寇恂封为雍阳侯。此后,雍阳的叫法就流传下来了。比如明朝的武清举人王?,隐居潞水之畔,终身不仕,被称为雍阳高士(见清朝县志);明朝万历13年,武清知县陶允光在新建《文学泮池聚奎楼记》碑文中称:雍阳北拱神京,南襟沧渭,以及近年来在天津北辰区汉沟、北仓出土的《王公墓志铭》、《冰崖赵公墓志铭》等文物中,皆有雍阳之族雍阳望族等称谓。至于历代文人的诗章中,称武清为雍阳的就更多了。比如清朝顺治皇帝的近臣张吾瑾在记述顺汉帝巡幸武清时,写下一首《御驾幸猎雍阳忝级二十四韵》诗,王元林在记述嘉庆帝驾幸武清时诗云:百里雍阳拱帝疆,旌旗映日贲龙光
    
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颁旨改全国重复及不稳定的县名110处。雍奴、雍阳属不稳定的县名,因此废原县名,更新县名为武清县。其取意为雍奴薮有九十九?”,其中名气大的有武盍?、清?,以两?之词头字合为武清,此名也包含着偃武修文、海内清一之意。这样,武清县便从唐朝一直叫到现在,算来已有1261年了。
    
武清县城因袭雍奴县治,最初仍在今泗村店镇旧县村,史载明朝初年迁至今武清区城关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公元195010月迁至杨村镇,直到公元2000613日国务院批准武清撤县建区。
    由于武清县现地处人为活动更频繁的区域,不可能再有古长城遗迹,因此,实地考察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收获和实际意义了。


<<back